武城忠武武术馆——中国武术文化

中国武术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民族文化形式,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土壤,它除了具备一般的文化特点之外,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。一方面,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社会、历史、政治、文化、经济、宗教、风俗与心理等,另一方面,它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有着巨大的健身价值。

微信图片_20210323104942.jpg

一、中国武术与历史渊源

武术是人类在生存发展中形成的,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,反映了中华民族发展的特定内容,武术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。在同自然、同人的斗争中,武术不断发展丰富,包含了哲学、力学、医学等多方面的科学。武术不只是一招一式的技术动作,武术的每一个拳种流派,都有其形成的历史、创始人、传承人,还有传播的方式等等,这些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。武术不是简单的动作,它浸透着民族的精神,民族的思维,民族的智慧,民族的文化。武术是东方的民族文化,带有东方民族的烙印,最能反映民族的气质。

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,从武术的历史和内涵中,就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,或者说,武术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侧面。武术既是一种运动形式,又是一种人体文化。它是通过人体动作,反映人类发展的精神气质。武术是一种文化,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知识。要练好武术,不是仅仅刻苦练习动作就可以了,还要学习很多科学理论知识,比如医学知识、哲学、力学等等,了解了这些知识,有助于提高武术技术。

微信图片_20210323104958.jpg

二、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

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都对中国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武术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,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亦带有显著的传统文化烙樱中国传统文化以儒、道、佛为哲学基础,这些哲学思想蕴涵在武术理论及实践运用中,同时也形成了历代武术名家个性气质的思想基础,像道家的柔静,修身养性,凝神静气,提倡以人与自然为核心,以无为、虚静、自然为主旨,注重人与天的和谐,佛家讲究调心、调身、调息,主张明心见性,重在顿悟。儒家倡导以人与社会为核心,以礼制心,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社会实践等。中国传统的“精气神”论,“经络原理”,融摄于武术之中,构成武术理论的内涵,它发展起了“内炼精气神,外练筋骨皮”,“内外兼修”,“形神合一”的武术炼养理论。重视内炼精气,讲究动静结合,它终称为中国长寿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微信图片_20210323105018.jpg

三、中国武术与中医养生

中国古代人们认为:气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,也是生命的本质,是人寿夭折、强弱之本。在武术中,气占有重要地位,气被视为武术的本根,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的神韵,均是气的演化与体现。“武之主于气也”。气论是武术的根本,是武术生命的精髓所在。在中国哲人眼中,世界构成的基础物质是“气”,所谓“盖通天地,互古今,无非一气而已”。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“气”的变化规律,即“理载于气”。认为人本身即由“气”构成。庄子明确提出:“人之生也,气之聚也”。“气”是人体内部精微细致的联系,谐调各脏器间的功能,因此生命的盛衰变化都是“气”作用的结果。

人体“气”的质量好坏,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生命状态的优劣。养气炼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方法,武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修炼,认为人是个小宇宙,天地自然是个大宇宙,人与宇宙自然是同构的。在练功实践中以攻防动作为结构,以刚柔、动静、虚实、开合等为运动规律,以人身小天地来体察、探索世界之究竟,实现人体自我身心、内外和谐与统一,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阴阳二气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运行,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,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,阴阳平衡、中和是历代医家、养生家推崇养生保健的总原则。把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互补、五行反馈,动态平衡,中庸和谐、整体把握等一些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渗透到武术之中,使武术运动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。中医理论中的天人相应观念强调武术要“以心合意,以意调气,以气促形,以形合神”,使“心、意、气、形,神”相和谐于一整体。并要使人的身体与整个自然和谐,并与四季变化相适应。

微信图片_20210323105006.jpg

练习武术,要研究拳理,研究医学。你不明白易理,你就不明白阴阳转化,在技击中,你就不懂得攻守平衡、中正安舒的重要性。你不研究中医学,你就不明白两仪拳为什么至柔至刚的练。练武术不能用僵劲拙力,那样会造成气滞血瘀,对健康不利。一阳一阴为之道,一阳一阴为之天地,东西文明如此,中西医皆如此,万事万物之根,古文明之源。两仪是哲理性拳术,练习的不仅仅是防身,更是养生之术所以,要研究拳理,研究各种科学知识,才能步入武术的高级殿堂。

合道而行,天助人成,健康,让世界更美好,养生,让生命更和谐;传承中华国粹,打造文化强国,携手众生祈福,共祝世界祥和!相信通过全球两仪学人的共同努力,两仪文化这一中华国粹定能绽放更大的光芒,造福世人
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留言
  • 位置